孩子叛逆、脾气大、不好管?青春期孩子的这7份心情,家长请查收青春期是埋在成长路上的一颗雷,稍有不慎,一触即爆。青春期的孩子,如同一朵长在悬崖边上的花,既有旺盛的生命力,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。能否安然度过“危险期”,取决于父母是否懂得孩子的7种心声。 请不要在朋友面前批评我,因为比起你的评价,我更在乎他们的看法。 孩子犯错有“七不责”,其中**条,就是“对众不责”。青春期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,就是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来源,已经从父母、老师的肯定,慢慢转变为同龄人的认同。可以说,青春期的孩子,是依靠同伴的评价在成长的,他只有凭借周围的人,才能认识“自己是谁”。请不要在朋友面前批评我,因为比起你的评价,我更在乎他们的看法。维护孩子的自尊,是每一位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该学会的功课。 请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和我说话,因为比起你说话的内容,我更在乎你说话的态度。 很多父母深有体会,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,只能软着说,不能硬着来。你越是命令他、控制他,他越是跟你对着干;你越强硬,他越排斥、越叛逆。反之,父母给予多少温柔,孩子就回馈多少善良。家长对孩子说话的态度,藏着孩子将来要走的路。
请不要拿我和别的孩子比较,这会让我的内心很受伤。 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,都少不了一个夙敌,那就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父母的初衷,也许是为了激励孩子,但在孩子的眼里,传达的却是:“你很糟糕”,“我对你不满意”。这样的否定,很可能让正在寻求和构建自我价值的青春期孩子,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、甚至自暴自弃的深渊之中。青春期孩子**的痛苦,是父母从未认可自己。一句“你看看别人家孩子”,就像一个枷锁,让多少孩子捆缚一生。 请把我当成大人一样尊重。 “当孩子进入青春期,家长要改变所有的教育模式,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。”很多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关系的恶化,都是从不尊重开始的。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尊重,是和青春期孩子沟通最有力量的语言。 在你拒绝我之前,先耐心听听我的观点 青春期孩子的悲剧,很大原因不是父母爱得不够多,而是沟通的方式错了。比起唠叨的说教,他们更需要真诚的聆听。“倾听”是相当有效的一种非语言信息,让对方感到真正地被接纳。坦诚和不加批判的倾听,是和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,父母的倾听,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:你允许我表达自己的感受,你尊重并且接纳我所有的情绪,你是爱我的,我是值得被爱的。倾听,是父母给青春期孩子**的礼物。 当我叛逆的时候,其实只是想换来你们的理解 有人说,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之间,注定有一场战争——一方频频挑衅,一方拼命压制。青春期的叛逆,无异于父母眼中的洪水猛兽。但其实很多时候,孩子叛逆的背后,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脆弱。他们像一只刺猬,浑身长满尖刺,看似张牙舞爪,只是为了获取关注和理解。越是叛逆的孩子,越渴望拥抱的温暖。青春期孩子的叛逆,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。作为父母,要做的不是压制,而是放下焦虑,接纳他、理解他,让他以自己的方式积蓄力量。 我其实没有那么难搞定,耐心和信任足矣。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把锁,耐心和信任就是开锁的钥匙。其实青春期就是孩子争取做自己的过程,他们看似诡异多变,暴躁而又危险。但其实,他们并不是那么难以沟通,只要父母赋予耐心和信心,接纳他,陪伴他,等待他,适应他。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是最有力量的,因为有爱的托底,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和风浪,都不会胆怯退缩。
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,很难,因为很多时候,家长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。然而,我们虽不完美,却能给孩子完整的爱:尊重与自由,规则与底线,宽容与信任,赞美与认同。青春期是一道坎,迈过去就是成长。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助力,也和孩子共同蜕变。当孩子卸下尖锐的外壳,重新展现柔软的那一刻,便是身为父母你们,最为圆满的时刻。
文章分类:
教育分享
|